過去幾篇文章提過撰寫計畫書的一些基本概念,我一直強調文字描述以外的技巧及方法,想打破大家過去拘泥在文字描述上的框架及痛點。
 
然而醜媳婦還是得見公婆,該面對的還是得面對,計畫書有框架、有架構、有流程,還是得補上文字描述才算完整,畢竟文字才是書面溝通的工具。
 
關於文字該怎麼寫,我覺得並不是很重要,但如果要讓計畫書看起來有重點又不囉嗦,在這裡提出一點小技巧,那就是「用字精確」。
 
如何達到用字精確?掌握幾個重點:
  1. 為每個專有名詞下好定義,最好是公認的官方說法。
  2. 為你用過的語詞負責任,精準的使用同一個定義,避免概念模糊。
  3. 不要隨便引用自己的半懂不懂的名詞。
簡單來說,常常在計畫書裡看到概念、構面、面向、構念....這到底在講啥?好像講的都是同一個意思。如果看過國外的paper就會知道,其實上面的語詞都有不同的含意,但中文翻譯起來都差不多,看來看去容易覺得囉嗦而模糊。
 
另外常見的錯誤還有所謂"在""再"不分這件事,重複的用詞錯誤也容易讓人看了覺得心煩。
 
這需要一點時間習慣,甚至搞不好還要抱著一本辭典查詢,但讓自己的用詞精煉及精確是很重要的事,這是避免計畫書在文字描述上鬼打牆的方法,也可以就此練習自己廢話連篇又不知所云。
 
不可否認這部分與文字敏感度是有關的,是需要一點天分及練習。
 
但任何事情要精熟,總是要經過練習,不是嗎?